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四回大丈夫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四回 大丈夫    做人做事,不可三心两意。    两意三心,不如专心一致。──但凡伟大的事,一定要付出惊人的心力,不专心则成不了事。    专心才能有不凡卓越的成就。    读书如此,做事如此,连习武、出招,也非这般不成大器。    可是她却不专心。    从不专意。    她练的绝招是可以同时并存三心、并起两意。    她的箭法正叫做:    “三心两意箭。”    她一弩五矢并发。    射五个方向。    ──每一个方向都在惊变和混乱中,有不少无事的百姓夹杂其间。    射五个人。    ──五个一流的杀手,而且正是比蛇还更滑,比鼠还会窜、比狐狸还狡诈的高手。    她五箭齐发。    五矢皆命中。    无一落空。    她为这“三心两意箭法”各取了名称:    “三心”是:怡情、怡性、怡心。    “两意”系:如意、快意。    不过,此际,对那五个和尚杀手而言,却一点也不称心、一点也不顺意。    第一名杀手右踝着箭,踣地。    第二名杀手左腿中箭,仆地。    第三名杀手左膝着了一箭,跛行强撑。    第四名杀手右膝穿过一箭,强持难立。    他们分别是刚狙杀了章圆的“戒味、戒触、戒声、戒香等四人。    他们的计划本来万无一失。    他们的确也已成功得手。    他们逃走的时候各分五处,造成混乱,且在人群中鱼目混珠的溜出去。    没有可能遭人发现,就算发现了也决来不及也更无法抓到他们。    却不料…    五名杀手,同一时间伤了四名。    还有一名。    那一箭射来,戒杀和尚发现已迟。    他也断没想到他的行踪居然遭人发现,而且还来得及对付他。    但他毕竟是这些杀手里的领袖。    他要躲,已来不及。    要挡,也挡不住。    他突然做了一件事:    他抓起身边一个小童,在身前一拦。    ──这一箭若射他首先就得要射死这个小孩!    泼出去的水决不可能收得回来。    正如烧掉的纸不可能还原一样。    现在这一箭也是这样。    ──发箭的女子不禁目定口呆:她当然不想伤害无辜的孩子,但射出的箭又教她怎么收得回来?    就在这时,突然,在戒杀大师身前,出现了一只手。    一只坚定的手。    这一只手伸出了两只手指。    两只坚定的手指。    手指一挟,就夹住了箭。    这一箭才没射着了孩子的咽喉。    那女扮男装的美娇娘这才发现:    原立在椅上的汉子已经不见了。   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他已潜至那挟持孩子的杀手身旁,及时替他和孩子挡去了一箭,也化解了她几乎造成的孽。    她舒了一口气。    暗忖:    他果然没让她失望。    又一次不让她失望。    戒杀和尚乍见有人出现在他身旁,为他挡去了一箭,既高兴又震愕:    高兴的是可免去一箭之厄:那一矢之势眼看会穿过小童的躯体而射着自己。    震愕的是:来者是个陌生的汉子。    也不知怎的,这汉子看去也没什么特别不得了的,但却让人有一种铁肩担道义、空手破长刃、英雄丈夫好汉志的感觉。    他一向不喜欢这种感觉,所以他立即将手中号啕着的孩子往前一挡,狞狰地道:“别过来,一过来我先杀了他。”    那汉子摇摇首,仿佛很惋惜。    很为他惋惜。    惋惜得居然问他:“你还算不算是个江湖中人?”    戒杀大师抓住小童的手,紧了一紧,振声反问:“你什么意思!”    汉子道:“你要是个江湖人,就该知道威胁挟持妇孺是件羞耻的事。”    戒杀大师嘿笑道:“我只知道江湖中人是不择手段去做对他自己有利的事。”    汉子叹了一口气:“你错了,江湖上的好汉们是该做义所当为的事,你不配作为一个江湖人。”    戒杀寒了脸道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