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十章  (第2/5页)
然后,又给了他一个极小的纸包,翁如松谨慎藏好,也没打开看。    翁如松也对乃妹有着委多重要指示。    离开翠碧嶂,翁如松的行动极为快速,也极为隐密。    据广慧告诉他,佛令已被他沉入天池水底。    天池计有三处,西昆仑和长白山各有一处,他所说的天地,乃是雁门绝顶,约略的位置也告诉了他。    这条路他已几次往还,闭着眼睛,他也不虞把路走错。    一路上他并没发现有人跟踪。    没人跟踪本来是件好事,证明并没有人发现他的踪迹,或者,根本就是追不上他。    他也觉出这一次比前两次更快。这一点说明他的功力是在与日俱增之中。    但他此时的心灵上,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。    由于在至德中毒,他觉得在那一段时期中,必然是有人跟踪的。    跟踪他而没有被他发觉,除去几个老魔头外,别人没有这分功力。    因此,他联想到广慧的话,可能已经走漏。    从至德赶快程,乃至鄱阳为灵姑爱子治病,前后已经耽搁了四天。    果真佛令藏处已经泄漏,有这四天工夫,恐怕早已被人捷足先登了。    落在阎王、恶判乃至费无极和金针渡厄手里,称霸武林,危害尚浅。    如果落在天运帮主罗信手里,岂止武林将要遭遇空前浩劫,复国大业也必因而受到严重影响。    想到这里,只觉冷汗涔涔而落。    他简直有如御风飞行的一般,一分一秒,他都不敢放慢下来。    山形、树影,倏忽而过,快得两眼几乎难辨人影。    翻过了仙霞岭。    穿过了括苍山。    雁门山远远在望了。    一日夜间,竟被他赶到了雁门山下。    他只觉热血沸腾,并没感到丝毫劳累。    循着不是山径的,笔直的往上攀升。    以他现时的身的还有什么艰难的地形可以拦阻得住他的前进呢?    于是,一座峰又一座峰,连翻越过了。    终于,到达了天池之畔。    山风轻拂,湖水澄平,静悄悄没有一个人影。    一颗忐忑不安的心,算是放下了。    正当他默忆广慧的话,沿湖审视当前景物之时。    蓦然,他呆住了,嘴里还喃喃的自语道:“我还是来晚了。”    原来,他已到了一片非常凌乱的地方。    碎石、断树、足印、血迹,散布的面积,不下三、四十丈。    显然这个地方,曾经经过一次打斗,而且,参加的人一定很多。    血迹已干,呈深黑色,映着日光,间或闪现紫色的闪光,证明这场打斗,证明这场打斗,经过的时间已久。    现在他已不再怀疑,佛令的藏处确实已经泄漏了,知道的人还不只一个,只是佛令不知为何人得去?    翁如松毕竟不同于一般像他这样的少年。    他心里虽然很急,但是事情已经发生,光急又有什么用?    不管是谁把佛令得去,他决心必须追回来。    但是,佛令为何人得了呢?    于是,他竭力稳定自己焦急的情绪,细心的检查现场,希望能够得到些微线索,以便即时挽救即将引起的劫难。    现场中,首先映入眼睑的是几个特大的脚印。    不用说,这几个大脚印是属于恶判官钟霄的。    活阎王童威既然与恶判官钟霄勾结在一起,自然也少不了他。    能和阎王、恶判作对手的,又是谁呢?    他再耐心的找寻。    一棵折断的大树旁,有一根尺来长的指甲。    “啊!他也来了。”    翁如松不禁惊呼出声,    他又找了半天,再也没有什么显着的可供推测的迹象了。    但他潜意识中,认为天运帮主罗信也不会不来,但却并无显明的证据,证明这个魔头确实来过。    还有谁?他更无从推断了。    一条血迹。    不!不是一条,而是一块的,每隔三五丈就有那么一块,连接起来通向远处,不仔细是不易发现的。    这条血迹应该是一个受了重伤的人逃走时所留下来的。    在没有办法确知这场打斗,参加的都是些什么人?最后得到佛令的,又是哪一个?他只有怀着万一的希望,循着这条血迹,往前寻去。    如能找到这个受伤的人,而他还没有死,或是还有一口气,事实真相就不难明白了。    他心里虽然这样想着,他也向前寻去,但对于这个举动他可真没丝毫信心。    渐行,血迹渐少,间隔也逐渐加大了。    终于,血迹断绝了。    血迹虽然断绝了,可是他的希望却未因此而断绝。    这条血迹已经很清楚的给他指明一个方向。    没有血迹循着方向,不是-样可以碰碰运气吗?    他不再迟疑,继续向前行去,最后,一条深谷横截面前。    这个受伤的人往左边是往右去了呢?    傍徨中,偶然探首下望,谷下云封,不知究竟有多深?    约两三丈下的谷壁上,一棵矮松斜伸而出,现已折断,但断痕宛然如新。    “噢!这个受伤的人掉下去了。”    这么深的谷掉下去还能活吗?何况,掉下去的还是一个身受重伤的人。    翁如松已经准备放弃这一个希望了。    方想举步离去,忽又回心一想:“除了这条没有多少把握的线索,再也无法知道事实真相。这件事关系多大?我怎么能轻易放弃呢!”    自然,离开这里,事情真象迟早地会知道的。    那个得到佛令的人,绝不会冒着生命危险,夺到佛令而不加以利用,等到这个人发动各大门派力量的时候,他一定会知道的。    但是,到了那个时候大劫已成,知道了岂不是太晚了吗?    这是唯一的线索,不管这个掉下去的人是死是活,他觉得都应该下去一次。    谷壁很陡,他略一打量,还不难找到攀援接脚的地方。瞬息之间,他那矫捷的人影,已没于雾云之中。    两天之后,又从原处翻上来两个人。    那个又高又丑的,竟是恶判官钟霄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