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章 (第3/4页)
目…” 说到一半,兰清漓心底猛然一惊,连忙收口。 他刚才专心察看字迹,虽然并没怎样留意公文内容,但无意间仍是记了几句在脑中。此刻心头一时纷乱,竟将公文上字句道了出来。 寻常百姓窥看公文已是死罪,他现在妄论公文,更是死罪中的死罪了! “嗯,只是猜测那字迹是有人模仿吗?”莫非看着兰清漓,却并没出言斥责。 兰清漓定了定神,道:“是,王爷。小生并无实际证据,最多只能猜测而已,毕竟…” “毕竟什么?”莫非眼中光芒猛地一盛,逼视向他。 兰清漓吸了口气,慢慢道:“毕竟这信件与公文隔开数年之久,写信之人或许是因为年老体衰,才导致公文上字迹劲气不足、收尾乏力也是有的。” 莫非闻言垂下双目,将那案上纸张慢慢收了起来,放入怀中。 兰清漓一时看不到他眼中神色,不由屏住呼吸,袖中双手也微微紧握了起来。 静默中,莫非抬起头来,盯着他一字字道:“我不管那王穆直是年老体衰还是怎样,我只要你肯定,这两纸字迹确有不同之处!” 一瞬间,整个店堂里好像是三月飞霜,森冷到了极点。 莫非的意思已经很明显,若是兰清漓敢多言,恐怕唯有一死。 垂目敛眉,兰清漓低声道:“是,王爷。”眼前的男子喜怒无常,实在不是他能预测的。 莫非淡淡点头,身上寒意敛去,道:“那就好。” 转过身,莫非往门外走去,那模样好像已经放过兰清漓。但是刚刚走到门口,莫非却又回过身,对着兰清漓淡笑道:“你既然已经得出了结果,那七日之后,本王会再宣你到大理寺当堂鉴证。” 说罢,大袖一挥,带着一众侍卫离开了。 兰清漓皱眉瞧着他背影渐远,一张清秀脸容上顿时现出忧色。 七日之后、当堂鉴证… 这是什么意思? 难道莫非是要他到大理寺公堂上,当着众人作鉴证吗? 但是…以他的身份,怎么可以? 他可是半点都不想和官家中人扯上关系呵! 七日后,春雨停歇。 日光洒下,透出一股nongnong暖意,几个腰佩长剑的侍卫快步穿过小巷,走入水墨阁。 “兰公子,在下是明夜王府侍卫李寒。王爷命我等前来,请公子至大理寺协助办案。”带头的侍卫李寒踏上两步,对着兰清漓恭敬开口。 兰清漓放下手里的纸卷,点点头道:“是,小生遵命。” 除了遵命,还能怎样?总不能逃跑吧? 明夜王的势力遍布整个上京,若他不愿放弃水墨阁,那便只有听从命令的分。 大理寺是上京刑部所在,其功能是审理案件、关押嫌犯。而且其中审理的全是各处凶案大案;关押的,则全是各地获罪官员! 这样的一个地方,若无莫非这种身份尊贵、手段狠辣的人来掌管,也确实办不了什么案子。 试想,哪个获罪官员背后不是千丝万缕、瓜葛绵密?若身份不够高、手段不够狠,恐怕不是被收买,便是被弹劾! 明夜王莫非今年不过二十七岁,但掌管大理寺已有六年。这六年之中,大理寺的每一桩完结案件、每一名获罪官员,无不是服服帖帖、毫无异议! 所以,每当莫非亲临,审的就必定是大案要案。 山西布政使王穆直,在公文中瞒报官银数目、利用职务贪赃一事,因为涉案数值达三十万两白银,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大案要案。 兰清漓跟着李寒进入大理寺,只见平整的路径两边,一幢幢屋宇全部由大块坚石砌成,显得高大而宽广。那庭院里种的也并非寻常花草,而是一棵棵参天松柏。 兰清漓拢在单薄衣袍里的身形与那松柏一比,越发显得纤瘦,心底便忍不住有些紧张起来。他自小熟读的是《四书五经》,修习的是琴棋书画,何曾见过这等威严肃穆的所在? 一路上,兰清漓只得努力收摄心神,不去瞧身边景物。 幸好没过多久,李寒便在一间大厅前停步,侧身做了个手势,让兰清漓自行进入。 定了定神,兰清漓略低着头,轻轻推门而入。 厅堂首座上,正是七日不见的明夜王莫非。 此刻莫非穿了身华丽威严的暗紫朝服,斜斜坐在长案后瞧着兰清漓走入,更显面目俊雅、姿态从容。 兰清漓不及多看旁人,便在厅堂中俯身行礼,道:“小生兰清漓,拜见王爷。” “嗯,起来吧,一旁赐座。”莫非微微点头,低声吩咐。 “是。”兰清漓直起身,依言往旁边递来的一张硬木椅上坐了,才开始放眼打量堂中情形。 只见莫非下首,沿着左右两侧坐了数名官员,一个个面相威严、朝服齐整,看样子都是朝中高官。 而堂下则跪了一名须发散乱、衣衫破旧的老者,脸上皱纹绵密,足已年过五十。虽然老者仍然在竭力地挺腰直背,但那样情形只是更显几分凄凉而已。 为官一生,到老来仍不免获罪于堂下,自然是格外凄凉。 兰清漓把眼神定在老者身上,立时断定他必是此次案件的疑犯,山西布政使王穆直。 莫非看兰清漓坐定后,便将视线一一从堂中官员面上掠过,道:“各位大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